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化湘潭与清远两地诗词文化交流,促进学术互动与创作,应清远诗社邀请,“湘清相和”学习交流采风活动于2025年3月28日至31日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文化互鉴·美美与共”为主题,吸引了两地等50余名诗人参与,通过学术研讨、采风、作品共创等形式,搭建了跨地域诗词文化交流的桥梁。
湘潭诗友于3月28日清晨,由市诗词协会陈湘衡主席带领,在朱志平秘书长的组织下,乘车前往广东清远开展学习交流采风活动。
湘潭这边还有市诗协副主席罗小玲、刘咏资、韩白奎、陈继军、释唯静以及诗人等24人。28日下午在清远市诗社曾社长、阳山县政协熊主席、诗社邓秘书长等领导和清远诗友的引导和陪同下,参观了阳山县韩愈纪念馆。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我国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名人,他对中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家,他能“文起八代之衰”,不畏世俗笑骂,抗颜为师,创立教育理论,恢复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作为思想家,他能“道济天下之溺”,继承旧道统,创立新儒学,开宋明理学先河。
“贤令芳踪”展厅展出的是韩愈在阳山时所作的23篇诗词、“韩文公像”及韩愈留阳手迹等。展厅内的每篇诗文都是以现代书法家的书法为根基而制成的碑刻。在本展厅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韩愈被贬阳山的原因,还可以从其所作的诗词中解读他谪阳的心境变迁及欣赏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冬,韩愈在朝廷任监察史,他的职责是勘察百官政绩,弹劾朝政得失的言事官。贞元十九年,京畿的关中地区发生旱灾,从正月至七月没有下雨,农田抢收,农民没有粮食。按照朝廷规例,受灾地区应给予减免租赋,但因京兆尹李实报喜不报忧,谎言上奏唐德宗:“今冬虽旱而麦苗甚美。”于是租赋不但没有得到减免,官府反而加紧追征。逼得农民不得不拆屋卖瓦、砍树卖木或卖掉麦苗缴交赋税;有些农民迫于生活,竟然把妻子休掉,断粮农户甚至卖掉儿女换取口粮。韩愈得到消息后特意到灾区去实地调查看到一片荒凉景象,于是他下决心向皇帝上疏,要求给灾区减免或缓征租赋,“救斯民于水火”,德宗读了韩愈的疏书,颇表同情,说要采取措施。然而却出乎意外,德宗听信奸臣谗言,改变初衷,次日早上韩愈被贬阳山令。
韩愈遭贬,可以说是不白之冤,连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但后来从他的诗文《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和《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的长诗中,考证了韩愈被贬阳山的原因“论关中旱饥,得罪权贵(李实)”而引起的。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正月,顺宗登位,二月大赦天下,凡被迁谪的朝官,都追回复职,韩愈在被赦之列。由于路途遥远,大赦令到达阳山已是三四月间,直到贞元二十一年夏秋间,韩愈才真正离开阳山,到江南西道的郴州候命,在阳山时间整整一年零两个月。
“鸢飞鱼跃”是韩愈留阳的墨迹之一,展厅的石刻是清朝阳山县令萧丙堃所摹刻。“鸢飞鱼跃”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四个象形字,它分别是“猴、鹤、龟、蛇”四种吉祥动物的象征。所谓字如其人,从字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法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是作者的精神境界的忠实纪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飞”字把韩愈“欲飞不能,壮志未酬”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跃”字来看,又反映了作者“不甘沉沦,东山再起”的远大抱负。
晚餐后,我们来到了清远市诗社办公楼。参观学习了清远市诗社诗友的诗画书融合佳作。
湘潭和清远两地诗友在清远市诗社创作室开展了“湘清相和”学习交流会。两地主负责人分别致辞,强调“湘清相和”旨在打破地域界限,挖掘湖湘文化与粤海文化的共性与特色。通过交流展示了两地的历史脉络与自然风光,为后续交流奠定基础。
围绕“诗词的传承与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等议题,两地专家展开深入讨论。双方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交流会上,湘潭市诗协罗小玲副主席向清远市诗社赠送了墨宝。
29日,大部分诗友登上了飞霞山,穿飞霞洞、进凤凰楼、登长天塔等景点。
诗人们以笔绘景、以声传情,创做了五十余首有新时代特征的诗词作品。清远诗社社长曾新友现场作诗一首:
与湘潭诗词协会诗人游飞霞
曾新友
绿树摇风勤待客,彩船劈水载湘音。
眼追鸟影向幽境,一路欢声闹茂林。
下午,湘清两地诗友共聚一堂欣赏了由湘潭诗友张小蘅和清远潘老师的古筝独奏,尔后,欣赏他们两人联合弹奏古筝“浏阳河”节目,生动诠释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古筝合弹后留影,此次学习交流活动临近尾声,两地诗人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两地多交流多宣传多互动互访,拟定期举办跨地诗词域文化论坛。
活动期间共创作诗词作品80余首,其中部分作品将在清远湘潭两地诗词专栏展出。
参与活动的诗人们皆表示,活动打破了对异地文化的刻板印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合作契机。
30日上午,诗友们游览了阳元石和阴元石后合影留念。
下午,诗友们游览韶关南华禅寺。
直至下午4点30分,大家才怀着依依不舍之情踏上了返程的路。
(备注:活动后续将通过湘潭诗词官网、公众号发布采风作品及交流成果,持续传播“湘清相和”文化品牌。)
联系人:陈老师 手机:13047229459 电话:0731-58582132 邮编:411104 邮箱:xtbsscxh@163.com 微信:C16877
网址:http://www.xtshici.com 地址:湘潭市芙蓉中路6号市政协办公大楼107室
Copyright © 2016-2017 湘潭市诗词协会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0017608号-1
技术支持:磐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