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来稿选登
  3. 内容

何水林先生诗词点评

作者:zbz 日期:2024-12-16

何水林先生诗词点评

赵术龙(松云一啸)

 

何水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名书画家。他的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各地,获得一致好评。选取何水林先生部分诗词,由我会名誉副主席、著名诗评家赵述龙先生评点,录于次,以飨读者。

 

 

登高日

银絮频添顶上光,行吟依旧爱秋霜。

高天寒水云飞雁,远塞疏林峰染黄。

昨夜怜芳遭雨打,今朝抚苑绽花狂。

不知陶令归何处,可约登攀赋夕阳。

点评:此秋日登高之佳吟也。诗从作者银絮频添起兴,承句行吟依旧潇洒从容。颔联写景切合深秋时令,颇有肃杀萧瑟之气氛。一符合登高眺远之情境。颈联抒情之怜芳抚苑虽凄清落寞,然以此感叹人生倒也实在。尾联起句发问引出古贤,尤其结语新奇脱俗,使诗之内涵升华,使诗之视野拓展,使诗之意蕴隽永。

 

辛丑霜降写菊

花开霜降馨香发,傲骨东篱气更寒。

不与春风争丽色,只随金雨绕新栏。

心存遐想三秋爽,意写残株几许欢。

对菊邀杯呼一醉,笑扶明月欲成鸾。

点评:霜降写菊,作者吟思荡漾,一挥而就即成佳律。一二句开门见山写菊,融入东篱典故自然脱俗。三四句拓展菊之内涵,意境清新,语言俏丽。五六句抒情,亦爽亦欢,诱读者身临其境。七八句下空灵之笔,对菊邀杯笑扶明月畅想翩翩,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醉。

 

钱塘江听潮

最喜钱塘听海潮,惊涛拍岸撼云霄。

落霞飞雪黄龙啸,排浪翻波白柱摇。

律动和音弹巨石,心清静气上烟桥。

陶弦独抱声情茂,举酒行吟月色撩。

点评: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其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作者以此命题成律。起句直抒胸臆,一个最喜引来钱塘潮奇观。承句用夸张手法渲染其磅礴气势,令人拍案称奇。中两联写钱塘潮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尤其律动和音弹巨石状潮声形象生动。

 

诗人节遣怀

年年舟竞又今朝,岁去方知喜寂寥。

鬓白不吟将进酒,云青何必走高桥。

但怜屈子孤声笑,惟对菖蒲浊酒浇。

千载悠悠同瞬息,百流归一奔先潮。

点评:诗人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41年,由郭沫若倡议设立,旨在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郭沫若在端午节前,为了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提议将端午节称为纪念屈原的诗人节。此遣怀诗亦为纪念屈原而作。诗以年年舟竞开篇。中两联寄慨遣怀,切合诗之主旨。尾联频开视野,凌虚浩叹,与首联相照应。此章法井然有序也。

 

题画诗

云开雨霁水蒸天,翻碧荷风睡美莲。

三径落英随別恨,半山凝翠对愁眠。

池深柳暗游魚浅,节过端阳熟荔圆。

晴昼亦长晴见暑,夜虫鸣处夜鸣泉。

点评:此题画诗从画面景观着笔,用空灵诗语娓娓道来。起句为大写意书画面远景,承句用具体物象荷风睡美莲勾描近景。颔联景情交织,此中之别恨愁眠及初夏之三径落英,使人读之颇有伤感。颈联仍在写景,然此景非彼景,与颔联有鲜明对比,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尾联有序重复三个字,试图使句式达到新颖别致的效果。

 

山东枣庄石榴园写生

昨夜西风到峄城,时逢霜降梦轻盈。

雁行万里穿云翅,榴苑千秋撼世名。

对景写真多趣味,忘情走墨任枯荣。

人间烟火谁知了,造化清心寄此生。

点评:山东枣庄火红石榴带动人民红火生活,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作者是著名画家兼诗人,乃亲临此地写生而作此佳律。首联点时令地点,尤承句轻盈飘逸。颔联写景:雁行万里,榴苑千秋。切合情境,铺叙委婉。颈联对景写真,忘情走墨。造境传神,诱人向往。结语之造化清心寄此生意蕴含蓄深䆳,有余音绕梁之妙。

 

为耘月草堂墨之声第三回书法作品展序诗

书道寄闲无有闲,闲来集结醉新阑。

求风得雨师无法,举酒行吟酹始干。

砥砺通灵存大气,往来破雾识奇观。

静中消息宽宽笑,淡看虚名亦自欢。

点评:耘月草堂乃作者在湘潭市老家之绘画吟诗之所,曾在此处举办过墨之声多次书法作品展,此为第三次书法展之序诗。一二句连用三个字起兴,舒展自如,深得诗之真谛。三四句用求风得雨举酒行吟写书法展之目的内涵深䆳,信手拈来即成妙句。五六句之大气奇观仍在阐释书法高深莫测之技法。结语之淡看虚名既符合作者天然秉性,也为此诗意境提升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艺品画社成立感怀

同道知音有几何,投缘结社慰蹉跎。

群贤聚首三杯少,诸子求真万象和。

水墨浑苍书气概,龙蛇劲舞点嵯峨。

经冬古柏留寒翠,堪喜梅花对雪歌。

点评:作者系艺品画社创立者之一,在画社成立之际,有感而发佳吟。此诗以问句开篇,承句点明结社主旨。颔联延续首联之投缘结社拓展意境空间,诗语豪放洒脱,读之使人振奋。颈联写艺术家们绘画情境,对仗工稳,形象生动。是此诗之亮点。尾联巧用古柏梅花寓意艺品画社生机勃发,此中亦寓意画社成立正值三冬时节,语意双关,恰到妙处。

 

中秋夜

一抱中秋月,乾坤分外明。

照心无远近,写意任纵横。

雁过人皆望,琴幽谁与鸣。

道同今夜约,举酒晩风清。

点评:诗以妙句起兴,一个字引人入胜。承句意象辽阔,分外明三字尽得风流。颔联先写月,后作画(作者系书画家),此信手拈来之诗语,一,点缀成珠。颈联写雁写琴,符合中秋夜之情境。一,声情并茂。尾联举酒邀同道赏月,不亦乐乎。与苏子瞻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咏叶子花

带刺非玫瑰,叶花同襁褓。

叶包花蕊骄,花谢尘心扫。

此叶靓乾坤,春风何懊恼。

只吟三角梅,清白无颠倒。

点评:叶子花是紫茉莉科叶子花属被子植物,是藤状灌木。由于其苞片形似叶片,色彩鲜艳,故名叶子花。作者以此命题写仄韵五律。此诗最大特点是二字各重复三次而不显得重复,字里行间将叶子花的特点刻画得细致传神,使没有见过此花的读者如临其境一睹名花风采。

 

白荷紫燕

凫鸟红鱼戏,白荷滋露肥。

驿桥春梦断,燕剪彩云飞。

点评: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白荷滋露,红鱼戏凫。荷池畔有一驿桥,远景是紫燕在天空中伴彩云飞翔。这是一幅布局精巧的风景画,此中之四个动词突出了画面之动感,亦体现了画作者之灵动构思和高深的作画功力。由诗联想到画,真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晨练即兴

鸟语深林静,春来草木惊。

清心香自远,疏放寄平生。

点评:作者有晨练之良好习惯,读此诗可见一斑。一二句言晨练时令和环境,一用词精准。转句由春来拓展诗境,晨练之目的是愉悦身心,清心香自远乃诗之警句。结语疏狂飘逸,豪放洒脱。此即兴之语蕴涵哲理,感悟人生,将此诗意境提升在更高的层面。

 

题鱼鹰

习习微风韵味长,舍南何处芰荷塘。

渔夫也有轻狂意,放过鱼鹰得异香。

此诗小巧玲珑,颇有乡野情趣。首句从微风起笔,承句点舍南之荷塘。构思层层递进,娓娓道来。三四句引出渔夫和鱼鹰,用别出心裁之空灵诗语引读者联想翩翩,妙哉!

 

紫藤

燕子轻盈春已归,东风骀荡弄晴晖。

紫藤花下谁先闹,争扑梢头蝶影飞。

点评:诗咏紫藤,先从时令着笔。承句写春天气象俏丽多姿,一个字陶醉多少疏狂墨客。转句怡然发问,结句妙语相答。一问一答得诗家真谛,可与宋杨万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千古名句相媲美。

 

采莲人

伞盖田田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风摇曳人难觅,欸乃之声远处来。

点评:此诗景语开篇,起句写荷叶形象生动,一色裁极富美感。二句写荷花,芙蓉向脸妙不可言。三句写采莲人,但见荷风摇曳,而采莲人则隐于莲池深处。结语欸乃之声远处来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情境巧妙托出。使人联想到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始觉水林先生写诗造境功力不凡。

 

题荷花

红花墨叶画图新,碧水随心跃锦鳞。

无意争春君子爱,禅荷一味远凡尘。

点评:此是一首蕴涵禅意的题画诗。从首句之红花墨叶领悟,此画是以水墨为基调的中国画。画图新是对此画的深情点赞。承句写荷池碧水,一个字使画面活了起来。荷花始开夏季,盛开秋夏之交,故无意争春,转句以此作铺垫。结语禅荷一味远凡尘禅意缠绵,使人回味无穷。

 

浣溪沙·弯弓刺竹(题画词一首)

道是弯弓带刺哀,顺杆溜眼我非才。虚心有节喜君裁。

玉竹临风如旧愿,菁华嘉实发新荄。安知燕雀妄相猜。

点评:这是一首以弯弓刺竹为题的新颖别致的题画词。上片一二句以反语起兴,言弯弓刺竹带刺既非才。三句道出刺竹虚心有节之秉性而深受人们喜爱。似是写竹,实是咏物。下片前两句以玉竹临风菁华嘉实极力赞颂弯弓刺竹,且语言风雅,对仗工稳。结语化用《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乎之典故恰到妙处。全词用拟人修辞手法写竹,达到了自然、生动、率真的艺术效果。

 

鹧鸪天·赏荷(题画词一首)

潋滟方塘翠色茵,相偎仙女醉芳芬。蛙声阵阵清香溢,鸭韵幽幽碧水巡。

舒杏靥,绾螺云。冰肌玉骨媚惊魂。聆风听雨情深许,逸写丹青追梦人。

点评:此赏荷题画词开篇写得很美,先写荷塘,用了两个形容词。后写荷花,将其比作仙女,一个字使词的语言灵动许多。三四句用工整的对仗句渲染荷塘环境,一用字精准,将蛙和鸭刻画得活灵活现。词的下片对荷花的姿容、品质、精神给予深情赞许,连用杏靥、螺云、冰肌、玉骨四个比喻,这岂是赏荷?而是在赏仙女。结尾两处融情于景,意蕴悠悠,余音袅袅,绮梦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