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来稿选登
  3. 内容

张谷英村采风作品

作者:zbz 日期:2023-09-03

张谷英村感怀

龚远生

门悬当大夕阳斜,店铺相连也售瓜。

不见村前飞燕子,尚余耕读几人家?


题张谷英村

陈湘衡

村留耕读事,井巷互交通。

杰构天人合,安居山水融。

高低无突兀,掩映有玲珑。

六百年轮厚,沧桑一望中。

 

题张谷英村

罗小玲

天影泉光映,廊回古屋游。

百年风雨蚀,一处世情收。

有意桥头歇,无心枝上啾。

千痕归眼底,不误后人留。

 

次韵龚主席《张谷英村感怀》

赵术龙

群峰环抱渭溪斜,村口商摊唤卖瓜。

巷道纵横耕读处,一条龙脉旺千家。

 

访张谷英村

章柏勋

福人福地筑高墙,耕读隆礼继世长。

坐看洞庭云水漾,山村兰桂溢芳芳。

 

游张谷英村

李红莲

四面环山玉带缠,雕梁画栋巷牵连。

灰砖青瓦古风漾,天井厢房孝悌传。

蓟训历家犹在目,姜诗跃鲤最为贤。

由来耕读后昆砺,抱朴守仁瓜瓞绵。

 

癸卯秋游张谷英村

陈劲

渭溪环古宅,耕读隐林丘。

天井浮云远,回廊息影幽。

三桥连野岸,百步见清流。

魏晋何须辩,怡然春与秋。

 

参观张谷英古院有感

王起湘  

青砖碧瓦树葱葱,古院千年映脑中。

一姓张家承祖训,题诗笑看假诗翁。

注:"假诗翁"即在张家古院卖弄诗文书法的国家级大师。

 

题张谷英民俗村

贺干平

千年古貌照原观,石辗盘磨按旧鞍。

老屋青砖三栋槛,谷英代代把村关。

 

参观张谷英故居藏头诗

董庆国

张弦显赫九州源,谷米连天佑后孙。

英气择邻湘浦地,居常以俭旺家园。

 

访张谷英村   

谭雳

汩水初秋漾好风,张村趣访谷英名。

平江史记明踪迹,渭洞今传誉美声。

楼阁艺雕崇正道,栋梁标格赋真情。

孝忠耕读如山训,解证无凭说继承。

 

重访张谷英村

黄鸣放

来瞻当大门,又至谷英村。

诚信民风朴,读耕儒术存。

论交忠与义,继世道和尊。

正气传家远,祥光佑子孙。

 

题张谷英村

李明星

吴楚精华一古村,曲回溪水绕文轩。

青砖垒起忠诚信,耕读传家当大门。

 

参观张谷英村有感

马斌华

渭洞山环一坦川,深深古宅响流泉。

木楼防火多重巷,天井排洪六百年。

耕读辛勤承祖训,行吟和善与君贤。

世间景胜千千万,犹爱该村未断烟。

 

访张谷英村

胡新平

江南名胜谷英村,紫气氤氲当大门。

正道传家声誉远,孝忠耕读益来昆。

 

参观张谷英村有感诗两首

廖育芳

渭洞幽林好隐居,勤耕苦读更崇儒。

雕花虽共流年老,异代新生正画图。

桥随水转夕阳斜,一半灯笼一半花。

最是长廊闲坐处,溪声绕过几人家。

 

重游張谷英村

李爱华

灰砖青瓦垒红墙,巷窄幽深过道长。

天井木窗雕刻在,奇思构想实超强。

 

访张谷英村古宅

唐蔚琦

来访江南第一村,渭溪碧水绕重门。

高墙深院留陈迹,古圣先贤励后昆。

抚槛当怜时易老,瞻联更觉礼长存。

几番入户交谈久,朴质民风倍感温。

 

游张谷英村

洪梅

湘楚闻遐迩,古村张谷英。

传家忠与孝,继世读和耕。

龙脉宜防火,天人可共情。

沧桑年六百,仍有爨炊横。

 

参观张谷英村即笔两首

刘向阳

古宅当年没计精,雕窗天井布分明。

高高门槛连千陌,檐叠梁连大户荣。

黑瓦青砖连百家,平和共处乐无漄。

清清溪水环庭院,数代同堂锦上花。

 

游张谷英村——次韵陈主席先生《题张谷英村》

姜长林

隐隐青山合,门楣极运通。

传家耕读训,交友习相融。

井巷璇珠落,廊桥玉辔珑。

遗风今尚在,锦韵绣华中。

 

癸卯秋日游张谷英古村

徐湘苹

雕楼交错涧行鱼,汗水耕耘勤读书。

翠竹环山村月渡,天人相合世宜居。

 

张谷英村一日游

刘双林

古村觅迹正骄阳,青瓦雕窗引步长。

透纸墨花朝气脸,吸眸特产实诚商。

水依门过明如鉴,柳送风来韵更香。

不议王侯多敝事,何妨享此独清凉。

 

张谷英村感吟

谢建平

原始丛林矗天苍,岳阳笔架古村庄。

四朝悠史明清格,二里群房宏观桑。

灰顶黄墙井连巧,凉风疏雨火烟塘。

读耕继世回安秉,孝友传家龙定扬。

注:耕读继世,孝友传家是张谷英村的祖训。

 

  访张谷英村   

文姣平

如丰一字布迷宫,千户连檐血脉同。

孝友传家光耀处,溪流缓缓话张公。

 

访张谷英村

任必芳

黛瓦青砖古建连,大当金匾展堂前。

柱联祥瑞传仁德,子嗣贤良孝悌延。


访张谷英村

文斌

黑瓦灰墙连秀色,渭溪碧水绕人家。

穿檐过巷臻佳境,耕读传承代代华。